世界各地都有盗墓者,他们想尽千方百计,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金银珠宝,古墓往往与世隔绝,使宝物历经千年还保存得相当完好。在这终年不见天日的古墓中,盗墓者通常会认为里面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。可是他们有时却惊恐地发现,在一些古墓的拱顶上,一盏明灯投射着幽幽的光芒。
古人的魔咒
如此神奇的长明灯为何没有保留到今天?古代人对所发现的长明灯不够重视吗?其实古代人的确保存这些神灯,可是很奇怪,上述这些灯一旦现身,就会以某种方式很快毁坏掉,例如被野蛮的掠夺者和挖掘者毁坏。难道古人在利用某种魔咒来保守他们的技术秘密?
17世纪中期,在法国的格勒诺布尔,一位叫杜·普瑞兹的瑞士士兵偶然发现了一个古墓的入口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古墓后,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发现任何他想要的金银珠宝。不过,让他更惊讶的是,在这与世隔绝的坟墓,竟然还有一盏正在燃烧的玻璃灯,惊异之余,他把这盏神秘的灯带出了坟墓,送给了修道院,修道院里的僧侣们同样目瞪口呆,这盏灯至少已经燃烧了千年。他们像宝一样保存着它,可惜的是,几个月后,一位老年僧侣竟然不小心把它碰掉在地上,摔碎了。
网络配图
另一件趣事发生在英格兰,一个神秘的不同寻常的坟墓被打开了。打开这个坟墓的人发现,在坟墓拱顶上悬挂着一盏灯,照亮了整个坟墓。当这个人往前走时,地板的一部分随着他的走动在颤动。突然,一个身着盔甲、原本固定的雕像开始移动,举着手中的某种武器,移动到灯附近,伸出手中的武器击毁了这盏灯。这个宝贵的灯就这样被毁坏了。
古人的目的一次又一次地达到了:灯的奥秘被严密地保守着,再也没有后人知道。
神灯屡次现身
公元527年,叙利亚处于东罗马帝国的统治,当时在叙利亚境内的东罗马士兵们曾发现,在一个关隘的壁龛里亮着一盏灯,灯被精巧的罩子罩着,罩子好像是用来挡风的。根据当时发现的铭文可知,这盏灯是在公元27年被点亮的。士兵们发现它时,这盏灯竟然已经持续燃烧了500年!遗憾的是,野蛮的士兵们很快毁坏了它,这盏神秘的灯的原理已为人知晓。
一位希腊历史学家曾记录了在埃及太阳神庙门上燃烧着的一盏灯。这盏灯不用任何燃料,亮了几个世纪,无论刮风下雨,它都不会熄灭。据罗马神学家圣·奥古斯丁描述,埃及维纳斯神庙也有一盏类似的灯,也是风吹不熄,雨浇不灭,真有点像从《西游记》所述的火焰山上寻找的火种。
公元1年,人们发现古罗马国王之子派勒斯的坟墓里也点燃着这样一盏灯,这盏灯已持续燃烧了2000多年!风和水都对它无可奈何,熄灭它的唯一的方式就是抽走灯碗里那奇怪的液体。这难道是神话中的阿拉丁的神灯吗?
公元1534年,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军队冲进了英国教堂,解散了宗教团体,挖掘和抢劫了许多坟墓。他们在约克郡挖掘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之父的坟墓时,发现了一盏还在燃烧的灯,康斯坦丁之父死于公元300年,这意味着这盏灯燃烧了1200年!
公元1540年,罗马教皇保罗三世在罗马的亚壁古道(一条古罗马大道)旁边的坟墓里发现了一盏燃烧的灯。这个坟墓据说是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女儿之墓,西塞罗的女儿死于公元前44年。显然,这盏灯在这个封闭的拱形坟墓里燃烧了1584年!更有趣的是,坟墓里的尸体浸在一种未知的液体中,看起来像是刚刚才死去一样,原来古人用这种液体来保存尸体。
这些长明灯只是全世界所有发现中的几例。考古记录显示,这种古庙灯光或古墓灯光的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,例如印度、中国、埃及、希腊、南美、北美等许多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和地区,就连意大利、英国、爱尔兰和法国等地也出现过。
网络配图
长明灯,谁之杰作?
这种不寻常的灯代表着远古的高科技吗?我们的祖先如何出发明这些永不熄灭的灯?
不熄之火最早出现在各种神话故事中。据说这种不熄的火光是天宫之火,是普罗米修斯把它偷偷带给了人类。总之,人类由于机缘凑巧,知道了这个秘密。也许是某位先哲把它传给了人类,就像神农氏教会了人类种植农作物,有巢氏教会了人类建造住所。一旦人类得知如何制造永久的灯光时,消息不胫而走,全世界的庙宇都想装上这种永不熄灭的灯。
根据古埃及、希腊和罗马等地的风俗,死亡的人也需要灯光驱逐黑暗,照亮道路。因此,在坟墓被密封前,习惯于放一盏灯在里面。而富贵荣华之家就要奢侈一些,放上一盏不熄的灯,永远为死者照亮。千百年以后,当这些坟墓的拱顶被打开时,挖掘者发现里面的灯还在好好地燃烧着。
制造不熄的灯,古人是否轻车熟路?并非如此,一般平民的墓穴里都并没有这种灯。不过,并不富贵奢华的古代炼金术士的墓穴里也会出现这种灯。例如,公元 1610年,一位叫洛斯克鲁兹的炼金术士的坟墓在他死后120年被掘开,人们发现里面也亮着这样一盏不熄的灯。于是人们怀疑古时的炼金术士和铸工懂得制造这种长明灯的技术。难道不熄的灯光与金属有关?
遗憾的是,这种不熄的灯现在再无踪影,那些过去记载的见闻是不是真实的呢?永不熄灭的灯很自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话题。一部分人认为,世界各国有关长明灯的记录足以让人肯定,确实存在这样一种不熄的灯,或者长久燃烧的灯,只是技术失传,我们现在的人理解不了。中世纪时期的大部分有识之士认为,确实存在这种不熄的灯,并且认为这种灯具有某种魔力。另一部分人则认为,虽然有那么多有关长明灯的记录,但现实中并没有一盏长明灯摆在众目睽睽之下,而且这种灯的能源问题严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,因此这种不熄的灯应该不存在。还有许多人认为,这也许是古人在书中开的一种聪明的玩
网络配图
如果长明灯真的存在,那么它们的能量来源是什么?或者它们并不是永久长明的,但千百年长久地燃烧,若是普通的煤油灯,就要耗费多少万升的煤油。难道它们的燃料是能够不断补充的?中世纪以后,许多思想家曾经试图用补充燃料的方式制造一盏长明灯,即在燃料将耗尽时,快速补充燃料。但是没有一个实验成功过。即使利用现代的燃料连续补充技术,制造一个千百年长明的灯,也不太现实。
还有一些人大胆推测,这种灯就是使用电的灯,灯碗里那看似燃料的液体可能就是用来导电的汞,所以“燃料”看起来永不见少,这种用电的灯也不会怕风吹雨打。古时的希伯来人就秘密地保守着现代叫做电的技术。据描述,13世纪,一个叫杰彻利的法国人拥有一盏灯,没有任何油或灯芯。通常灯被放置在他房间的前廊,每一个人都可以看见。当杰彻利被问及灯为什么会亮时,他总是微微一笑:“保密!”杰彻利做过许多与电有关的实验。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仇家侵犯,他发明了一种放电按钮,能够放出一股电流到门上的铁把手。当杰彻利按下按钮时,闪亮的蓝色火花就会突然冒出来。
如果神灯真的是用电能点亮,那么电能是如何产生的?难道庙宇或古墓中安装有能够发电的机器吗?要做到一劳永逸地不断供应电能,只有太阳能发电可以做到。神灯真的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吗?古人似乎不愿告诉我们
古琴台的诗?有关古琴的诗句
1.关于古琴台的词句段
浪说曾分鲍叔金,谁人辨得伯牙琴! \r\n 干今交道好如鬼,湖海空悬一片心。
\r\n 忆昔去年春,江边曾会君。今日重来访,不见知音人。
\r\n 但见一杯土,惨然伤我心! \r\n 伤心伤心复伤心,不忍泪珠纷。 \r\n 来欢去何苦,江畔起愁云。
\r\n 子期子期兮,你我千金义,历尽天涯无足语,此曲终兮不复弹,三尺瑶琴为君死!” \r\n 摔碎瑶琴凤尾寒,子期不在对谁弹! \r\n 春风满面皆朋友,欲觅知音难上难。 \r\n 势利交怀势利心,斯文谁复念知音! \r\n 伯牙不作钟期逝,千古令人说破琴。
\r\n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。
2.有关玉门关的诗句
1.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--《从军行》唐. 王昌龄
2.愿得此身长报国,何须生入玉门关。
--《塞上曲》唐. 戴叔伦
3.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
--《关山月》唐. 李白
4.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--《从军行七首》唐. 王昌龄
5.玉门关城迥且孤,黄沙万里白草枯。
--《玉门关盖将军歌》唐. 岑参
6. 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——《凉州词》唐. 王之涣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叫胡马度阴山!
唐《独不见》:玉关一自有氛埃,年少从军竟未回。
唐 《咏史诗·玉门关》:西戎不敢过天山,定远功成白马闲。半夜帐中停烛坐,唯思生入玉门关 《征人怨》:岁岁金河复玉关,朝朝马策与刀环。三春白雪归青冢,万里黄河绕黑山。
《关山月》: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 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 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。 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。 戍客望边邑,思归多苦颜。 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。
《双调·沉醉东风》:班定远飘零玉关,楚灵均憔悴江干。李斯有黄犬悲,陆机有华亭叹。张柬之老来遭难。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。因此上功名意懒。
《边塞词》:大将西征人未还,湖湘子弟满天山。新栽杨柳三千里,引得春风度玉关。
3.关于艺圃的诗句
艺圃杂咏(七首)
[清]王士禛(王士祯)?
鹤 柴
长身两君子,宛与孤身映。
三叠素琴张,一声远山静。
嘹唳月明时,风泉杂清听。
红鹅馆
疏馆笼鹅群,素羽临秋水。
濯濯映凫翁,沿流乱芳芷。
乞写茴香花,其人丹青里。
乳鱼亭
幽人知鱼乐,为复知鱼汁。
策策与堂堂,宛有江湖意。
时逐落花来,更向空明逝。
朝爽台
祟台面吴山,山色喜无恙。
朝爽与夕霏,氤氲非一状。
想见拄笏时,心在飞鸟上。
响月廊
修廊非一曲,窈窕随清樾。
扫地坐焚香,心迹两幽绝。
菸风萧萧,无人见明月。
垂云峰
具区六万甲,奇峰七十二。
割取一片云,虎牙自红锐。
飒然山雨来,咫尺流云气。
六松轩
髯翁阅干岁,才如熟羊胛。
不逐桃花妍,何妨霜雪压。
可望不可狎,爱此素鳞甲。
艺圃小游仙六首
[清]汪 琬
课罢黄庭日欲西,偶然锄药绕幽溪。
昨宵雨过青泥润,新长芝苗数尺齐。
尽日焚香礼太空,的应腾入九霄中。
乖龙要是难驱驾,唤取池边赤鲜公。
竹钉门扉荻织芭,浇花锄药是生涯。
飞来彩蝶大如燕,开遍碧桃红似霞。
小饮休辞力不胜,呼童频剪九光灯。
手中杯是蟠桃核,的贮流霞四五升。
满岩桂柏起秋风,鸾鹤排烟下碧空。
闻道茅君夜相访,旌幢小驻月明中。
松籁泉志远近闻,重楼缥缈人层云。
拟将身附门墙列,乞取先生十赉文。
艺圃竹枝歌四首
[清]汪 琬
池上花开照眼明,流蓣无数杂飞英。
一双紫燕贴波去,三寸银鱼吹浪行。
鵁鶄翡翠满沙棱,垂柳垂杨绿几层。
好雨忽来新涨阔,阿侬准备打鱼罾。
数亩清漪弄晚风,南村村口水潆檬。
鸳鸯飞去望不见,疑在枯荷折苇中。
红蓼青蓣九月天,澹云如水水如烟。
画桥侧畔好杨柳,合系侬家书画船。
再题姜氏艺圃
[清]汪 琬
隔断城西市语哗,幽栖绝似野人家。
屋头枣结离离实,池面蓣浮艳艳花。
棐几只摊淳化贴,雪瓯频试敬亭茶。
与君企脚挥谈麈,杨柳阴中日渐斜。
艺圃十咏
[清]汪 琬
南 村
望望路转深,延缘蓠落静。
熏风亭午来,竹树散清影。
微袅一缕烟,有人方煮茗。
红鹅馆
高馆驱鹅群,一一梳翎翅。
软藉莎草眠,群穿杏花戏。
莫学昙欀村,持换黄庭字。
乳鱼亭
碧流滟方塘,俯槛得幽趣。
无风莲叶摇,知有游鳞聚。
翡翠忽成双,撇波来复去。
香草居
光风被兰杜,幽艳森然发。
不知欲遗谁,美人勤采折。
芳岁每易阑,恒忧萧艾夺。
浴鸥池
积泉徵不流,白鸟泛空阔。
渺渺蓣蓼中,数点明如雪;
更有两鸳鸯,飞来共成列。
度香桥
红栏与白版,掩映沧波上。
两岸柳阴多,中流荷气爽。
村居水之南,屣步每独往。
响月廊
回廊何窈窕,所忻夜景清。
澹澹露华积,迢迢汉影横。
渐见高梧木,徘徊圜魄明。
垂云峰
兹峰洵云奇,本自太湖选。
位置小山间,亭亭似孤献。
何人旧题名,遗墨蚀苍藓。
六松轩
小筑如空山,萧萧清籁发。
幽人披素衿,长啸坐林樾。
夜久浓翠寒,犹然待明月。
绣佛阁
朱甍高人云,泠泠度金磬。
中有散花女,焚香礼清净。
梵音绕空虚,从兹证闻性。
4.关于抚琴的诗句
【筝】
唐 白居易
云髻飘萧绿,花颜旖旎红。双眸剪秋水,十指剥春葱。
楚艳为门阀,秦声是女工。甲明银玓瓅,柱触玉玲珑。
猿苦啼嫌月,莺娇语妮风。移愁来手底,送恨入弦中。
赵瑟清相似,胡琴闹不同。慢弹回断雁,急奏转飞蓬。
霜佩锵还委,冰泉咽复通。珠联千拍碎,刀截一声终。
倚丽精神定,矜能意态融。歇时情不断,休去思无穷。
灯下青春夜,尊前白首翁。且听应得在,老耳未多聋。
【夜筝】
唐 白居易
紫袖红弦明月中,自弹自感暗低容。
弦凝指咽声停处,别有深情一万重。
李端《听筝》
鸣筝金栗柱,素手玉房前,
欲得周郎顾,时时误拂弦。
萧纲《弹筝》
弹筝北窗下,夜响清音愁。
张高弦易断,心伤曲不道。
苏轼《甘露寺弹筝》
多景楼上弹神曲,欲断哀弦再三促。
江妃出听雾雨愁,白浪翻空动浮玉。
唤取吾家双凤槽,遣作三峡孤猿号。
与君合奏芳春调,啄木飞来霜树杪。
沈约《咏筝》
秦筝吐绝调,玉柱扬清曲,
弦依高和断,声随妙指续。
徒闻音绕梁,宁知颜如玉。
沈约《秦 筝 曲》
罗袖飘郦拂雕桐,促柱高涨散轻宫,
迎歌度舞遏归风。
遏归风,止流月,寿万春欢无歌。
翩翩白鹭伴诗癯,船系青山暮,
一曲瑶筝写幽素。
三五夜花前月明,十四弦指上风生。
李白《春日行》
佳人当窗弄白日,
弦将手语弹鸣筝。
春风吹落君王耳,
此曲乃是《升天行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