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吕雉为历史留下了什么?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。
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是谁?第一位皇太后是谁?第一位太皇太后又是谁?答案都只有一个。那就是汉朝开国皇后吕雉。
秦始皇虽然首创皇帝制度,但为保证自己的绝对权力不被任何人分享,终身不立皇后。
当秦朝灭亡,汉朝建立,汉高祖刘邦称帝后,才给自己共历艰辛、劳苦功高的正妻吕雉以皇后封号。吕雉不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后,并在刘邦死后,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太后,太皇太后。
吕后作为皇太后的临朝执政期间,作为西汉王朝的实际君主,继承刘邦以萧规曹随的“无为之治”休养生息,积蓄国力,为后来的“文景之治”和汉武霸业,打下良好基础。然而,她对中国历史的巨大贡献和意义,远不止于此。
西汉开国皇后: 吕雉
此后中国历朝历代沿袭的皇后、皇太后制度,皆为临朝称制的吕雉量身打造,影响后世两千余年。单凭这桩功绩,吕雉便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。
在世界历史的其他国家,典型代表如欧洲和日本,一个宫廷贵妇的权力地位,完全依赖于其丈夫是谁,因此太后的权利和地位,一向都在皇后、王后之下。因为太后的丈夫是死去的前任君主,而皇后、王后的丈夫才是掌握实权的现任君主。
所以,在欧洲和日本的宫廷,君主至高无上,太后同样也是君主的臣民,地位次序居于下位和臣位,要对自己的儿子使用敬语。
如果太后并非前任君主的正妻,也就是没有当过皇后、王后,本身出身和地位不够高的话,那么她的地位甚至不及现任君主的正妻,婆婆反过来向儿媳使用敬语,行臣下之礼。
而这样的制度,在从汉朝起,便“以孝治天下”的历代中国古代王朝,则完全不可想象。
中国古代各王朝,即使是皇帝,对自己的嫡母生母,也必须礼敬跪拜,行臣下之礼,自称为“臣”,更勿论勿论他的后妃。
华夏王朝体系的母权如此隆高,远超古代欧洲和日本,正是吕雉这个杰出女性,一手奠定其基础。
在吕雉之前,战国时期的秦国宣太后(芈八子、影视剧中的“芈月”)、秦国赵太后、赵国惠文太后、齐国君王后等,虽然也趁着儿子幼小,一度得以掌握国家大权,然并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的“后权”,而是依靠自己的亲属掌握军权和政权,或是朝中大臣的推举才得以摄政。
因此,即使是宣太后这样,依靠她的弟弟魏冉是掌握军权的国家重臣,得以执政数十年的太后,一旦她的儿子秦昭襄王赢得了多数大臣的支持,便可以一纸诏命便轻易驱逐魏冉,收回权力,将她软禁至死。
秦国宣太后:芈八子
而吕雉在刘邦死后,趁机独揽朝堂和后宫大权,以严刑峻法对待敌人,“人彘”之刑把她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吓破了胆,再也生不起和母亲对抗争权的念头,沉溺于酒色到死。
“人彘”之刑
刘盈死后,吕雉更通过废杀意图反抗自己的前少帝,改立后少帝,从此令中国的皇太后有合法的制度化的摄行国政、临朝称制、废立皇帝权力,甚至可以对皇帝及其后妃生杀予夺。
吕雉死后,吕氏家族满门,她和刘邦留下的嫡系子孙,都在刘氏庶系子孙和朝堂大臣的联手反攻倒算下,被杀戮殆尽。作为女人、作为母亲和祖母,她确实是失败了,无需讳言。
然而,两汉王朝四百年,华夏王朝两千年来,太后称制、外戚参政、废立帝王,一直是天经地义的道理,几乎每代幼年即位的帝王,都面临着如何从母后和舅家手中夺权的难题。
后辈的武则天也好,慈禧也罢,其实她们之所以能得到权倾朝野、一呼百应的大权,都可说是在享受着吕雉披荆斩棘,草创制度,为她们所争取到的“福利”。
评判真正政治家的成功与否,从来不是看他的血缘延续与否,而是看他创制的制度、思想是否得以延续。
这也是拿破仑说自己作为军事家的一生因滑铁卢战役而失败,但作为政治家的一生因《民法典》而长存的缘故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作为一位女性政治家,吕雉的功绩光耀千古,开创了几乎是中国特有的“后权”,她这一生当然是伟大的成功。
至于因为后权强大,导致的外戚改朝换代也好,帝王大权旁落也罢,因此痛心疾首,本来就是理应扬弃的传统史家思维。
华夏之天下从来非一家一姓之天下,而是天下人之天下。皇帝、特别是那些因血统而承袭的继位之君,他们的权力从来就不是什么君权神授,不是什么不可侵犯之物。
后宫、外戚、权臣、官僚、藩镇、宦官,这些政治势力为什么就不能分他们的权?通向皇权的祭坛,成王败寇便是天道,何必论正邪是非,怨
吕雉对戚夫人的恨?吕雉放过薄姬
大汉王朝的创立者,汉高祖刘邦的一生可谓十分传奇。今天咱们不说刘邦,来说说他的夫人们,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刘邦48岁时,还眼见秦始皇的车队,望而兴叹“大丈夫当如是”,一介小小亭长。却不成想,7年之后,他已经翦灭了大秦王朝,更是将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的项羽逼得乌江自刎,这不是诗人杜牧嘴里的“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”,而是智慧与能力的体现。而也就是在众多的良臣贤将如 兵仙韩信、彭越、英布,谋士萧何、张良辅佐之下,才使得他能够脱颖而出。但是正如我们常言道“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”,从来没有突如其来的成功。如同后世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贤后马皇后一般,站在刘邦身后的就是这位“狠辣”的吕雉,吕皇后。
说其狠辣,并非毫无缘由。面对刚刚建立起的新秩序,刘邦杀伐果决,英布反叛,韩信蠢蠢欲动,无不想分而王之,而前197年,陈豨反叛。刘邦亲自出师评判。功高震主,却又因口舌之快被贬谪为淮阴侯的韩信并没有一同前往。隐隐有不臣之心,如果与其里应外合,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,怕不会又一次重现战国七雄的局面,而坐镇后方的吕雉,则处变不惊。与萧何同谋,传言陈豨之乱已经平定,诱导韩信前来,韩信却不做怀疑,在长乐宫被其诛杀。刘邦自然是惊喜不已。国家遂定。这既是吕雉的狠厉之处,也是她的贤内助之才。
可是大自己15岁的刘邦,建国之时便已然55岁。而立嗣自然也便是头等大事,在其后近1800年,大明王朝发生过一次“国本之争”,时任皇帝万历帝,坚决不遵从大臣的意见,更不遵从“太子者,国之根本”的传统,执意要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,废长子朱常洛,争论长达15年,也由此为大明王朝的衰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这一次,刘邦却对自己的嫡子刘盈不甚满意,虽然在前202年,他即位为帝时,便册立了刘盈为皇太子。但对于这位性格柔弱的儿子,就像当年项羽追赶自己,自己都舍得踢下马车一般,无时无刻不想着换人。
但是,他大抵是想不到身为太子母亲的吕雉的反应。年老色衰,你可以再娶,再纳,这也无可厚非,毕竟是男权社会。但是“龙有逆鳞,触之必犯”,她不只是刘邦的妻子,她更是刘盈的母亲。而此时的刘邦,却沉浸于美人香中,年轻的戚夫人,人老珠黄的吕后。身为男子,相信不用选择。更为可怕的是戚夫人之子刘如意,生于前210年,而生性乖巧聪明,甚得刘邦之心。
“臣闻‘母爱者子抱’,今戚夫人日夜侍御,赵王如意常抱居前,上曰‘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’,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。《史记?卷五十五?留侯世家第二十五》
就是这样真实,在戚夫人的温柔乡与刘如意深得吾心之下,我要换太子。如果说电视中,大抵是皇命一出,莫敢不从,谁敢劝阻,杀无赦。但是现实就是在汉初,甚至其后的若干年,我们甚至大胆的断言即便是清朝,如此之国本大事,皇帝对于群臣虽有人主之名,更能生杀予夺,但却不能不尊重大臣们的意见,口吃的御史大夫周昌勃然大怒, 直言“臣期期不奉诏”。刘邦不得已而罢。
吕雉为什么会如此痛恨戚夫人呢?无它,戚夫人一直想着利用这种得宠,枕边风,继续推动刘邦的改立。但是对于吕雉而言,“你有过墙梯,我有张良计”,这可不是错讹,而是真实的张良之计。面对日渐危殆的形势,吕雉找到了活张良,张良给出的是“商山四郜”作为对策。
四人者年老矣,皆以为上慢侮人,故逃匿山中,义不为汉臣。然上高此四人。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,令太子为书,卑辞安车,因使辩士固请,宜来。来,以为客,时时从入朝,令上见之,则必异而问之。问之,上知此四人贤,则一助也。”《史记?卷五十五?留侯世家第二十五》
刘邦就是想坚持换人,而张良的这一招天下归心,也让他彻底的死了心。在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中,我们很难体会到当时的刀光剑影,历朝历代因为一个皇位杀兄弑父、父子相残的又何其良多,殷鉴不远的秦朝二世胡亥,矫诏杀公子扶苏也不过十几载而已,后世之中更是如此,圣明的李世民不一样在玄武门大开杀戒,诛杀兄弟吗?康熙朝的九子夺嫡,想来也定然比电视剧好看,那就是对权利的不死不休的争夺,是血与肉的碰撞。而只不过对于大汉王朝而言,吕雉胜利了。
而等待戚夫人的是,一个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凌辱,更是一个母亲在辅助儿子登上帝位后对“仇人”的报复。面对刘邦用周昌为赵相的庇护之策,她先派人召周昌,而后又召赵王刘如意。对于仇敌她一如既往的简单直接。
孝惠元年十二月,帝晨出射。赵王少,不能蚤起。太后闻其独居,使人持酖饮之。犁明,孝惠还,赵王已死。《史记?吕太后本纪第九》
趁着儿子出猎,毒酒一杯,了解赵王。而后却又“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,去眼,煇耳,饮瘖药,使居厕中,命曰“人彘”。她也终于得偿所愿。可是她真的如此“狠辣”,却又为何会放过另一位汉高祖刘邦的姬妾薄姬?还是一个生了男丁的薄姬?
薄姬,原本是魏豹的姬妾,更有意思的是《史记·卷四十九·外戚世家第十九》:媪之许负所相,相薄姬,云当生天子。 薄姬这可是生天子之命数,那我魏豹岂不就是天子了?造反,我姬妾生天子,我自然也便是天子命,可惜的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,薄姬也确实生了天子——汉恒帝。而他那时却坟头草长三尺无人顾了。
刘邦并不待见薄姬。毕竟众所周知的原因,是个苦命的娃,魏豹这个短命鬼,也捎带让薄姬给搞到了织布工房,当起了工人。汉高祖刘邦,一日到工房视察,却见薄姬有美色,便纳入了后宫,可惜的是帝王多薄情,给忘记了她。
刘邦并未十分宠幸她,反而给晾在了一边,而这也成了吕雉能够放过她的原因之一。而她之所以能够怀有龙子,据说乃是与其交好的闺蜜管夫人、赵子儿,二人先后被刘邦宠幸,谈及往事,却又谈起了幽居深宫的薄姬,刘邦被感动了……然后就临幸了她。也正是这样薄姬便有了身孕,而此后刘邦却鲜有召见,这对她而已当真是其幸事。
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,吕雉的狠辣并不是不顾国本的。作为母亲她希望为子报仇,但是作为汉后,她并不希冀屠杀,即便是在刘邦死后,她对刘氏宗族进行打压,扶持吕氏,其实从目的论而言也只是保住其儿子汉惠帝的江山,强本末枝,加强中央集权而已,这一点上在其明知周勃能够安定汉朝后她还依旧任用,命其担任太尉一职也
- 上一篇:吕雉父亲为何把她嫁给刘邦-吕雉嫁给刘邦是多少岁-兴宁燕山电热水器热水口没水 [2024-10-16]
- 下一篇:吕雉的妹妹吕媭-吕雉和吕不韦是什么关系-樱花净水器性价比比较高的-兴宁 [2024-10-16]